半夜無煙又無酒 作品

第221章 219,小事情

 何雨柱一開始是應付,把軋鋼廠車子的耗損,以及維修費用,跟別家車子的這些開支,做了個對比就報了上去。

 卻並沒有通過,在軋鋼廠內部就打了回來。

 原因很簡單,楊廠長要求的是你現在用多少,能節約多少。

 而不是別人用多少,你比別人節省多少。

 這話有點繞,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常教孩子的那句話,~你得跟自己比,要一天比一天優秀。

 如此而已。

 當然,楊廠長的眼皮有點淺。大領導讓他關注廠裡,他就只是盯著廠裡。

 這也就是位置決定著腦袋的原因。楊廠長從來沒有想過,全國那麼多汽車,如果每輛車都能節約那麼一點,那又該是多大的一筆。

 從原劇裡也可以看出來,楊廠長這人,不是不活泛,不然也不會帶著放映員跟廚子去大領導家拉攏關係。

 但對待工作,思想的僵化是肯定的。

 ………

 一種氛圍一形成,那麼在裡面的人,就會越發的尊重這種氛圍,而且在上面作出成績。

 比如吃吃喝喝,一幫人在一起吃吃喝喝慣了,總有人想玩出新樣。

 而汽車班也是如此,都習慣了何雨柱立下的那套規矩,而且從這套規矩裡發現了實際的好處。

 那麼必然就是,所有的司機,都會自發的遵守,以及完善這套規矩。

 細化,都是從小到上慢慢出現的,然後再被某一個有眼光的領導用文字總結出來。

 何雨柱別的沒有,但對於司機師傅們細化出來的東西,總會拿著跟記憶裡的事情作比較。

 感覺比原來便利了,那就執行。

 當然,過程中,也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拆拆裝裝當中,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螺絲螺母的滑絲問題。

 這個原因很多,螺母材質,熱處理什麼的不達標,還有就是平時操作時不注意的問題。

 比如,現在幾個年輕司機就對著一個滑絲的螺絲在頭疼。

 這種事情很常見,麻煩有,但太常見了就是大麻煩了。

 生產技術跟不上,必然是這樣那樣的小差距,小差距累積多了,也就成了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