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無煙又無酒 作品

第597章 試產

 說白了,現在這玩意,就是技術含量沒有,但因為才興起,卻是價格相當高。

 現在一個電飯鍋,也是兩三百的價格。

 這個你要跟普通工人的工資比較,就是半年到一年收入,才能買一隻。

 這也沒辦法,產業鏈不成熟,造成的結果就是成本過高。

 像何雨柱做的三種型號電飯鍋,1升,1.5升,2升的,單隻成本就是五十多到七十之間。

 這還是咱們這邊沒什麼專利授權一說。

 幾十號人全圍著幾個在冒熱氣的電飯鍋旁邊。

 站在後面的那些組裝工人都是小聲議論著,

 “嚯,真有那香味出來了嘿!”

 “那以後是不是就不用燒煤球了?”

 “這玩意好是好,就是太貴,上次我在商場裡看到一個,280呢。還沒咱們這個大。”

 “哎,你們說,咱們廠自己生產這個,是不是以後咱們可以在自家廠子裡買便宜的了。”

 ````````

 “啪嗒”彈跳開關跳閃的聲音響起。

 何雨柱不由鬆了一口氣,他不擔心別的,就擔心這個彈跳開關失靈。

 這玩意真容易出事故的。

 邊上幾個技術人員,包括藍廠長他們也是對視一眼,眉開眼笑了起來。

 只要樣品沒問題,他們就能去送檢大批量生產了。

 雖然成本是很高,但相對於市場價,還是有著絕高的利潤。

 當然,何雨柱既然想著搞這個,自然不是想著搞壟斷的,他想把這個年頭的電飯鍋,打到二百以下。

 這玩意並不是說,生產成本一百,賣一百二就是掙錢了。

 還要加上稅收,渠道,以及售後成本,所以如果成本能核定在一百之內,何雨柱就認為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批發價控制在150之內,零售價控制在二百之內,基本上就是小掙,可以穩定發展那種。

 在考慮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到一個事情,就是錢貶值的問題。

 像是79的時候,對美刀是1.4比1,而現在已經是1.5比1了。

 事實上,上面為了改開,為了讓錢流入咱們這邊,整個八九十年代,一直就是主動貶值,從現在的一塊多換一美刀,變成九十年代中期的八塊換一美刀。

 這個看上去好像對咱們影響不大。

 但實際上,是把咱們從慵懶的農耕社會,全部逼成了天命打工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逼自己一把,那咱們就永遠是那個落後者。

 不逼咱們自己一把,就沒有後來的華夏奇蹟。

 傻瓜聰明人,不是一時比較,這個年頭譏諷我們的那些人,後來都成了羨慕者。

 所以何雨柱看上去好像是一倍以上的利潤,但從今年試產到明年鋪向市場,還有各種物價的上漲,運費,給商場留下的利潤,以及稅收。說實話,到最後淨利潤能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算不錯的了。

 何雨柱是希望年底鋪向市場,hfj肯定是來不及了。

 只能是到時走一步看一步。

 總歸這兩三年肯定是不會虧本就是了。

 何況提起八十年代,不得不提的一個詞就是價格闖關。

 何雨柱為什麼要掛外資牌子?

 就是為了原材料供應上面能得到一點優惠。

 不然生產銷售的利潤,還比不上物資上漲的幅度。

 電飯鍋燜了十分鐘,何雨柱頭一個拿著碗勺,從上面挖了一點,用筷子夾到嘴裡,稍微嚼了一下。

 何雨柱眉頭皺起,飯粒有些生硬。邊上看著何雨柱臉色的技術人員,都來不及用碗筷了,顧不上米飯的熱度,直接伸手捏了幾粒塞到嘴裡。

 技術人員戰戰兢兢的說道:“何總,這一鍋飯應該是水放少了。”

 何雨柱並未作聲,而是打開第二鍋,又盛了點米飯嚐了一口,軟糯適中,相當有彈性。

 何雨柱思慮片刻說道:“實驗出最合適的加水分量,在電飯鍋內膽上加上米與水的刻度能做到麼?”

 技術人員想了想,眼神發亮著說道:“可以,可以,只需要加一道工序就可以了。”

 何雨柱每個鍋裡的米飯都嚐了一口,放下碗筷,這才開口說道:“咱們北方人吃米飯的少,咱們想要把這個東西推向市場,想讓顧客們接受,就得往咱們這邊的飲食習慣上靠。

 可以做出來的口感稍微差一點,但一定要有那個功能。這樣才能吸引一批潛在消費者產生購買慾望。”

 何雨柱也就是胡扯幾句而已,甚至他連現在外面的電飯鍋有沒有內膽刻度都是不清楚。

 但作為一廠之長,他如果不能發現問題,不能提意見。那麼往下走,自然是各種馬虎,各種湊合。

 那跟著的就是產品質量的崩潰,這個年頭的,包括再過十年二十年,不少企業都是死在上面。

 何雨柱站在會議室頂頭,邊上坐著的是廠裡的各個級別領導與儲備。

 何雨柱說道:“我不管別的廠子是如何,反正咱們廠子要以質量跟產量結合定工資。

 多勞優產那就能多拿工資。

 這個計算與考核標準,藍廠長跟小陳你們要趕緊整理出來。”

 小陳開口問道:“多勞多得我們可以理解,那麼這個考核怎麼說?”

 何雨柱臉色嚴肅道:“故意怠工,故意生產不合格產品,等生產流程理順之後,每個月計算出一個平均數,超過平均數的就罰款。低於平均數的就獎勵。

 幾次罰款後,仍然不改正的,就直接調換部門,讓他們混日子去。”

 這個年頭外資企業也有限制,並不是說看你不行就把你開了。

 雖然上面說的是雙向選擇,用工自由。但具體到現實裡,還是有各種各樣的阻礙。

 別的不說,一些領導介紹進來的關係戶,哪怕人家是個傻子,何雨柱也不能把人給開了。

 所以何雨柱在廠子裡實行的是雙薪制。

 也就是工資按照軋鋼廠那些集體廠子走。

 但具體到收入上面,獎金,全勤,補貼,什麼亂七八糟算下來,只要肯做,都有上百一個月的收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