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22章 稀裡糊塗把事辦了

 一共有五十八人來聽樓令講課,除了身份轉變為“徒”的二十九人之外,便是族中的未成年男女。

 女的也教?包括南宋在內,家庭條件過得去,無論男女都一樣能夠獲得教育。

 反倒是理學當道的明朝,禮教畸形到了一定程度,甚至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口號都被喊了出來,只要求女人聽話就行,既: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反正別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同樣是在聽課,有的人十來天連九九乘法表都記不住,樓有卻是能夠背誦九九加、減、乘、除,怎麼可能不讓樓令感到欣慰,乃至於是欣喜呢?

 “他今年幾歲來著?應該是十歲左右?總之,看著很有數學天賦啊!”樓令比誰都知道數學天賦有多麼重要。

 數學這玩意,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極其依賴天賦。

 而有數學天賦又肯努力學習的人,他們比起其餘人會在各個領域更容易起飛。

 學習好的學生必定會得到老師更多的偏愛,樓令也不例外。

 “你等等……”樓令回去拿來一些事先做好的數學教材,交到樓有的手上,和顏歡色地說道:“你且拿去觀看,認為自己掌握了知識,可以嘗試做一做裡面的題目。”

 樓有應該懂得樓令的偏愛意味著什麼,或是純粹愛學習,一臉欣喜的應了下來。

 “可算是又有成績了。”樓令之前教導拼音,有幾個人掌握的速度比其餘人更快,同樣給予了優待。

 “姊。”樓令再次回到家中,問道:“糧食和布準備好了?”

 娃姒有些心疼地說道:“真的要送?”

 送,送什麼?

 樓令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分檔,發現好苗子就會在物質上進行獎勵。

 東西其實並不多,一斗的粟米加上幾尺布,親自送過去,再講清楚為什麼會獎勵。

 這並不符合當代的習俗,該是學習者對願意傳授知識的老師感恩戴德,再竭盡所能地進行回報,哪有教導知識又一再給予物資獎勵這麼一回事呢。

 樓令有自己的目的。

 得到教育的人,他們知道或不知道知識的珍貴有點不太好說。

 很大概率是他們不知道,原因是所處的環境過於封閉,再來是……講難聽點叫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