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晉國新都城

 選出來作為新都的地點挺好,只是樓令之前搞錯了位置。

 樓令原先以為是在“韓”地、“旬”地、“冀”地的北面,等他實際到了“新絳”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晉國新都在汾水的東岸,澮水的北岸,離得最近的城池叫“陘庭”,它的坐落位置與舊都相隔約是七十公里。

 因為“新絳”是被兩條水系夾在中間的關係,尤其是西南面的汾水與澮水形成交匯,周邊的地勢大體上比較平坦,顯示出了農耕的優勢。

 樓令等人來到新都城郊外的時候,能夠看到曠野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勞作。

 這些人乾的事情是砍伐掉樹木,隨後將樹木運輸到城內,會將樹木放很長一段時間變得乾燥,再拿來當建築材料。

 樓令對當代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哪裡都有樹林,後世需要十來人合抱的參天巨樹對於當代來說,不說是隨時可見,但是想找真的不困難。

 找到參天巨樹不困難,砍伐卻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沒有足夠的經驗去進行砍伐,大概率好好的材料被弄了廢料。

 樓令已經將一些工具發明了出來,其中包括鋸子。

 只不過,老樓家當前的鋸子可拿需要十來人合抱的參天巨樹沒有辦法,長度最長也就兩米,材質自然是青銅了。

 不管是“發明”了什麼工具,樓令反正沒有分享的意願,暫時也沒有大肆利用,只在一些封閉場合由特殊人群使用,怕的就是洩露出去。

 老樓家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遭到侵權之後進行維權,一旦新式工具洩露出去,超大概率是老樓家覆滅,技術再成為某個家族的“秘技”之一。

 “快些走,要不然等一下就要一身灰了。”郤至看到遠處正在著火,大聲進行招呼。

 樓令也看到了遠處正在放火的人群。

 放火是在幹什麼?當然是燒掉曠野的雜草以及灌木叢之類,大火燃燒之後再去處理植物的根筋以及石塊等雜物,翻整好土地就是一塊農田。

 只不過,不是那樣做完之後就能夠進行耕作,還要反覆地整地。這個過程還是在去除各種雜物,等待從它處弄買麥稈再燒至少一遍,到了耕作季節就能夠播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