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晉國新都城

 “有清理出隔火帶嗎?話說,這麼大範圍的放火,不怕火勢得不到控制啊?”樓令當然知道刀耕火種就是這麼回事,沒有看到那麼大的場面而已。

 在“新絳”郊外忙碌的人至少一萬,從穿著來進行辨識,分明是士兵監視農奴在幹活。

 當前時代,最大的奴隸主便是各國的諸侯,他們的奴隸多到能夠在耕作或收穫季節向外租借,絕大部分奴隸屬於“家養”類型……,也就是一生為奴,子孫後代也是奴隸;其餘奴隸則是來自各次戰爭的戰俘,又或是野外抓捕到沒有歸屬權的化外野人。

 那個化外野人特指既不是國人、屬民,也不是奴或隸,指不屬於任何貴族名下被庇護。

 還有一種野人,他們則是屬於庶人的類型,生活在距離城池很遠的位置,只不過屬於某貴族的名下。

 類似的區分在春秋早期還比較鮮明,到春秋中期其實就沒有人刻意去分辨,一旦在野外無法證實自己的歸屬,被殺死或被抓去當奴隸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情。恰是因為這樣,列國的貴族經常因為人口失蹤而爆發衝突。

 樓令臨進入城門洞的時候再次看了一眼遠處。

 曠野之上著火的地方非常多,處處能夠看到濃煙密佈,風吹著往西北方向而去。

 “分明就是判斷出今天風會往哪吹,才大肆點火吧?”樓令一開始對於‘祖宗’在春秋時代就掌握氣候的判斷,其實是感到吃驚的。

 後來,樓令得知夏朝時期就有“天官”這麼一個崗位,商朝的官服會通知什麼時候耕作以及收穫,到了姬周則是由“巫”來進行通知,講實話就是很難不心生感慨:這就是文明啊!

 城內到處都是工地,能夠從人群的穿著判斷出一點,屬於國君名下的勞動力最多,再來便是各個大家族的人了。

 “君上有為你挑選住宅地嗎?”郤至問道。

 樓令搖著頭說道:“之前君上有提過會在新都賞賜一塊土地,只是到現在還沒有落實。”

 郤至說道:“那你找機會提醒君上。”

 這個還真的有必要。

 畢竟,一國之君要處理的事情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