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167章 春秋第二階段的變法

 “你聽說欒書要設立一種叫‘羨’階級的事情了嗎?”郤克在問樓令。

 “有所耳聞。”樓令就實答道。

 歷朝歷代之中,越是久遠的年代,可能是同樣的“字”到了現代卻已經更換了好幾種的意思。

 那個所謂的“羨”其實是一種預備役。

 在欒書的設想中,晉國想要奪回霸主寶座,一定要對兵源進行擴展。

 問題出現在哪裡?土地就那麼多,另外“徒”、“士”、“大夫”多了不止土地不夠用,貴族階層以及國家層次的負擔會加重。在這種限制下,肯定不能大肆派發“徒”、“士”或“大夫”的身份或爵位了。

 這一次晉君獳增設三個新軍,其實就遭遇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困境,說簡單點就是根本沒有足夠數量的“徒”、“士”、“大夫”來填滿三個滿編軍團。

 在面對實際困難的情況下,晉君獳開始進行騷操作,他直接將新軍的編制進行腰斬,每一個新軍只有正式軍團的一半編制,即:新軍滿編狀態下只有正式軍團的一半兵力。

 然後,晉君獳帶人算了又算,更尷尬的發現哪怕是新軍的編制只有正規軍團的一半,仍舊沒有足夠的“徒”、“士”、“大夫”去湊滿編制。

 在欒書得知晉君獳面臨困難的時候,他給晉君獳的意見就是:既然湊不齊足夠的兵力,咱們可以設立一個新的階層,用來補上軍團的兵源空缺。

 晉君獳還在考慮要不要接受欒書的建議,不免要跟其餘卿大夫進行商議。

 眾卿大夫很是意動。

 增加兵源這種事情,只要不是給予“徒”或以上的身份、爵位,各個家族遭受到的影響就不大,還能讓他們合情合理地擁有更多的私軍。

 按照樓令聽到晉君獳與欒書的意見交流,理解為欒書是要搞一種亦兵亦農的階層出來。

 根據欒書的說法,平時不需要的時候,新設立的“羨”依舊是各個家族的農夫,到了實在沒有兵力可調的情況下再進行徵召。

 為了讓“羨”有別於“徒”以上的階層,欒書認為“羨”不能擁有自己名下的土地與財產,他們由各個家族進行武裝以及承擔後勤補給。

 本來對要不要設立“羨”這個階級的晉君獳很猶豫,一聽是由各個家族進行武裝以及在戰時狀態下保障後勤補給,變成很是支持了。

 後面,要不要新設“羨”這個階級卻是卡在了其他卿大夫的反對聲音中,到目前還在不斷討論與爭吵。

 各個家族想增加新兵源,他們不同意的是由自己的家族對“羨”進行武裝與提供後勤保障。

 這裡需要了解規則,到了“徒”、“士”的階級,他們的交稅對象是“大夫”,“大夫”再對國君進行繳稅。

 新設的“羨”擺明沒有屬於自己的財產或土地,各個家族要負責進行武裝和供應其餘後勤,戰時又要出動“羨”上戰場,豈不是各個家族要增加多層的負擔?

 畢竟,各個貴族武裝“羨”要花錢,提供“羨”戰時的後勤一樣要花錢,各家族該繳的稅卻是絲毫不減,在付出多少必須有回報,可不講究什麼為國奉獻的時代,肯定是誰都不願意只光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