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欒書?欒書!

 在樓令崛起之前,所見所聞絕對不能算少,大多也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知道晉人……至少是“士”、“徒”階層很願意尊重權威。

 一個尊重權威的社會,且不論那些權威是對是錯,反正預示著一定會看起來像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軍隊這種更講秩序的集體,尊重權威體現出來的效果必然更加驚人,一支能夠令行禁止的武裝力量,超大概率會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長勝之師。

 晉軍來到了鄭國勢力範圍。

 “我們這一次不以交戰為主,不必太過威逼鄭國,無需兵臨鄭都城下。”欒書先定下了一個基調。

 這個與樓令事先的猜測吻合。

 欒書讓人搬來懸掛山川輿圖的架子,先去架子前站好,再示意與會眾人靠近。

 “我軍先行攻克‘滑2’,宣告到來。”欒書指向了位於周王室疆域邊上一座屬於鄭國的城池。

 當然了,欒書只說了“滑”這個地名,那個“2”其實只在後世地圖才有標註。

 會有那種標註的原因太簡單,春秋戰國時期有太多重複的地名,比如“滑2”就是與一個叫“滑1”的地名出現重複,才需要特別進行標註。

 每一個標註,其實都代表著一段變遷,例如曾經一個叫滑國的諸侯國,他們在“滑”這個地方待不下進行遷徙,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築城,可不就出現第二個叫“滑”的城池,進而讓當地有了“滑”這個地名了嗎?

 樓令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鄭國境內,回憶了一下下,心想:“那個叫‘滑2’的地方,不屬於鄭國公族啊?”

 確實,當地屬於一個叫侯氏的家族,他們在鄭國算是頗為得勢,“滑2”只是侯氏的其中一塊封地。

 欒書開始點名,喊了幾個人的名字,再看向智首,說道:“便拜託中軍佐率軍前往拿取。”

 智首簡單應道:“諾。”

 其餘沒有得到任務的人,他們基本就是一臉的可惜。

 樓令剛才聽到了魏顆的名字,近期也發現魏氏跟旬氏走得頗近,有些訝異魏氏究竟想怎麼搞。

 畢竟,魏氏的魏錡跟樓令不對付,旬氏又是樓氏主母的孃家,魏氏一副要投靠旬氏的表現,很難不讓樓令多想。

 這件事情,旬氏沒有人向樓令有過透露。

 當然,樓令能夠理解。

 旬氏要做任何事情,他們都不必得到樓令的允許,其中包括接納魏氏的投靠。

 只不過,樓令好歹是智首的女婿,旬氏接受魏氏的投靠,該不會影響到樓氏的利益才對?

 不用隨軍前往攻打“滑2”的樓令自然是留在主力的營盤,平時多是在幹補齊與軍律斟酌的事情,有被召喚才去中軍大帳參與會議。

 今天,欒書特別將樓令召喚回去,第一句話就問道:“怎麼沒有聽說你處置了誰呢?”

 樓令一時間控制不住面部肌肉,露出一個愕然的表情。

 然後,欒書給樓令講歷史,曾經的韓厥在擔任司馬之後找誰誰誰開刀,輪到申巫臣也是有相同的做法,他們在樹立起權威之後,工作多麼順利之類,又為家族爭取到了什麼等等。

 “可是,我明確軍律之後,沒有人違背。”樓令直接裝傻,一副只會按規矩辦事的表態。

 欒書皺眉看著樓令良久,像是要把樓令看得通透,好一會才說道:“中軍佐率軍出征,你且過去敦促各部吧。”

 樓令很直接地應:“諾!”

 又是原地站了一小會,樓令見欒書沒有其餘交代,行禮之後朝向不變地後退幾步,才轉身邁步離開。

 欒書注視著樓令背影,眉頭又皺了起來。

 回到自己營區的樓令召喚族眾,吩咐道:“我將要去前線……”點了幾個人的名字,複道:“其餘人留在營寨,有什麼事情立刻通知我。”

 樓黑豚知道該是自己提問的時候,也就問道:“家主,會發生什麼事情?”

 面對自己的族眾,樓令有些事情不能藏著,說道:“中軍將特意將我召喚過去,提到了殺雞儆猴的事情。我猜測,一旦我不在這邊,或許會發生一些很刻意的事情。”

 什麼事情?可能是欒書故意放縱某人,或是逼迫某人,反正就是讓他觸犯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