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42章 再一次,閉門會議

 如果秦國在大河西岸的邊上大肆築城與開墾,情況將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極可能秦國就是知道怎麼回事,很久的時間裡面也就秦穆公在涇水邊上築城,其餘歷代國君僅僅嘗試東進,沒有在涇水以東再行築城。

 “秦人大多是逐草之輩,僅有幾處定居之所。”欒書有些頭疼,繼續往下說道:“不若,出兵白翟,逼迫秦君發兵來戰?”

 白翟這個勢力其實就是白狄。

 很奇怪的地方在於,白翟在農耕開發度方面僅僅是輸給了秦國少許。

 那不是在開玩笑!

 很久之前,多數異邦也開始在展開成規模的農耕,又以身居中原或附近的異邦開墾的耕田最多。

 白翟盤踞在晉國的西北部,當地的地形決定光是遊牧養不活多少人,他們只能進行求變,展開農耕成了一種可選擇的方式。

 到了現在,白翟已經成為一個比較複雜的部落聯盟,裡面有以遊牧為生的部落,也有依靠農耕過日子的部落。

 其實,白翟更有一邊遊牧一邊農耕,或遊牧、農耕、採集一塊進行的部落。

 要說哪個族裔改變得比較徹底?當屬各種戎了。

 歷史走到目前,多數的戎人掌握了基本的農耕技巧。不出現什麼意外,他們會慢慢被融合進諸夏體系,成為諸夏的新成員。

 打白翟,再讓秦國出兵去救?這個提議得到了全員的全票通過。

 這裡又打開了一個先例,國家大事由卿大夫商議著來,誰都有投票權,不再是一個人決定。

 能夠看出來,欒書以此來作為讓步,之後想做什麼的話,成為人情去進行交換了。

 郤錡笑著問道:“不用中軍、上軍、下軍、新軍一起出動吧?”

 不要忘記晉國已經完成了軍事改革,一個滿編軍團的數量達到三萬七千五百。

 真要是四個軍團一起出動,總兵力將達到驚人的十五萬!

 當然了,晉國現在雖然能夠湊出四個滿編軍團,但是其中一部分服役的兵源素質絕對會比較堪憂。

 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晉國各個家族需要時間來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羨”和“徒”、“士”,真不是一項政策頒佈下去,事情就馬上給盡善盡美了。

 打誰確定了下來,接下來變成了閒聊。

 那般聊著聊著,不免要扯到公子壽曼身上。

 “公子身邊的一些人……,不能清理了嗎?”郤錡早就感到窩火,君臣有別一直忍受著。

 欒書苦笑說道:“公子即將登位,我們作為臣子只能規勸,不好動手啊。”

 那一時間,士燮與韓厥對視了一眼,能夠從對方眼眸裡看出擔憂。

 胥氏的卿位是被郤克給搞沒了,怎麼可能不讓胥氏後人對郤氏充滿了怨恨?

 以前,胥氏的人是沒有機會針對郤氏,輪到胥童被公子壽曼信重,一定會找機會一再針對郤氏的。

 光是胥氏的話,其實郤氏能夠分分鐘像是捏死一隻臭蟲那般,很輕易就將胥氏給捏死。

 問題是什麼?胥氏有公子壽曼在保,一旦郤氏對胥氏動手,勢必要演變成了郤氏與公子壽曼對上。

 之前,壽曼還只是公子的身份,郤氏都沒有對胥氏動手。

 很快壽曼就將繼位,郤氏再對胥氏動手,所產生的後果會更嚴重!

 “我就那麼一直忍著那隻臭蟲?”郤錡非常不滿。

 欒書苦笑無法回答。

 “挑個地方,讓胥童去上任吧。”旬庚給出建議。

 誰都不想讓晉國在這個時候亂起來,有些事情無法規避,用合適的方式去處理變得很重要。

 郤錡問道:“公子會願意?”

 旬庚也就看向了欒書。

 目前,晉國不是由欒書說了算嗎?

 既然是欒書說了算,一朝有權不使用,並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掌握權力不是白瞎了嘛。

 可是,欒書直接假裝看不懂旬庚想用表情或眼神表達什麼意思。

 開玩笑!?

 郤氏是晉國當前最強大的家族,好不容易有一個胥氏要跟郤氏對著幹,擺明是對一些人有利。

 如果郤氏仍舊做欒書手裡的工具,欒書自然不願意有人來搗亂。

 很現實的情況是,郤氏與欒氏已經分道揚鑣,沒打起來已經是郤氏的一家之主郤錡大度……,或者說郤錡過於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