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64章 展示實力的方式之一

 僅是樓氏自己一家想吞併狐氏的話,只能是樓氏將狐氏的管理層殺光這一個方式,同時因為要殺光管理層的關係,免不了殺死更多的人,再逃掉另外一批人。

 當然了,上面是成功吞併之後的一個過程,也有可能是樓氏敗給狐氏。

 “我們會輸?”樓小白知道狐氏,只不過知道得有限。

 樓令嚴肅地看著樓小白,說道:“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自信。”

 有些道理,樓令需要教導樓小白,並且使其牢牢記住!

 “我們現在極限動員,能夠動員出三個‘旅’約四千五百左右的戰兵。”

 “父親,咱們家有六七萬人了,怎麼才……”

 “那是經過訓練的人,不是農夫,更不是奴兵。”

 “噢……”

 “狐氏那邊比較複雜。口眾約是十萬左右,考慮到遊牧族裔全民皆兵的關係,極限狀態下或許能夠徵召出六七萬人參與作戰,只是兵員素質絕對堪憂。”

 樓小白算了一下,自家用四千五百人去打狐氏的六七萬,以他不多的認知來看,輸得可能性好像挺大?

 而樓令看樓小白的臉色就能懂得在想什麼。

 戰爭歷來不是看誰人多,歷史上不止一次發生過以少勝多的戰例,還是雙方兵力差距很誇張的情況下。

 發生過的戰例,像是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那一次,周方聯軍約有四萬五的兵力,殷商的總兵力約是十七萬,結果是周方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那個周後面“方”要單獨摘出來,其實周王朝之前就是“天下共主”與“諸方”共存,所謂的“方”就是城邦制度下的國家。

 暫時還沒有發生的戰例更多,比如五胡亂華期間的“淝水之戰”這一場,苻堅統率號稱百萬的前秦大軍南侵,敗給了兵力只有三四萬的東晉。

 更早之前,也就是東漢末年時期,漢廷的北軍就經常以數千部隊的規模擊敗或是擊潰號稱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

 近代則是很多被有意謬傳,比如幾十萬清軍敗給了二十個英軍之類,其實就是自信心被瓦解,再加上一些“公知”拿錢辦事,導致很多人相信。

 只不過,事實也不怎麼好看。

 拿“第一次鴉片戰爭”當例子,清軍計劃投入的參戰總兵力約八十萬,英軍包括海軍與陸軍的總兵力則是兩萬。確確實實是八十萬清軍慘敗,只是輸在了很多場戰役之中,不是八十萬清軍在一場戰役被擊敗或擊潰。

 “任何一場戰爭,歷來不是隻看交戰雙方,需要顧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樓令已經給樓小白舉了幾個例子,輪到進行解析,說道:“比如我們跟狐氏,一定要將其餘家族計算進去,甚至連秦國、白翟、林胡、樓煩都不能遺漏掉。”

 樓小白似懂非懂地說道:“父親是說,隨時會有第三方加入交戰?”

 意思是那一個意思,情況會顯得更為複雜。

 沒有真正發生之前,沒有人能夠百分百篤定有能力參戰的勢力,他們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看似樓氏能夠爭取晉國其餘家族一起對付狐氏,說不定有的家族卻會站在狐氏那邊來攻擊樓氏,擊敗樓氏再接收屬於樓氏的封地與人口、資源等等。

 同理,樓氏一樣可以爭取秦國、白翟、林胡、樓煩等等勢力,不等於晉國的敵人或陌生人,他們一定就會是樓氏在與狐氏戰爭中的敵人。

 晉國幾乎已經進入到弱肉強食的階段,輕易去相信誰的話,必然會如同郤氏那般被欒氏坑得不要不要的。

 那還只是平時交往中存在的陷阱,付諸武力的情況下會更復雜以及兇險,簡單去看表面絕對要完蛋。

 樓小白聽下來,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暈,說道:“好複雜!”

 其實,大概率沒有樓令說的那麼嚴重,單純就是那些道理樓小白應該懂。

 “那……,我們要吞併狐氏嗎?”樓小白直指核心。

 樓令沒有任何遲疑,說道:“有機會,為什麼不?”

 “哪怕是隻分其中的一小部分?”樓小白又提到一個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