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64章 展示實力的方式之一

 樓氏可以吞併狐氏,樓令還能夠有多種的吞併方案可選。

 “不,我選擇全要!”樓令答道。

 這一下卻讓樓小白的腦袋瓜子反應不過來。

 樓令笑著說道:“你多看,多學,多問。”

 “是,父親。”樓小白認真答應下來。

 從狐雍帶人過來,一開始與樓令交流了一下下,後面被安排參觀樓氏的築城了。

 為什麼有的文明直至消亡都沒有能力築城?

 可能是生活習性或環境的原因,倒是他們不需要城池來保護自己或對自己形成限制,如一些遊牧族裔。

 但是……,但是!

 其實多數遊牧族裔也有築城的需要,不是用來都城之類,更大的用途是當作交易中心。

 中原以北的好多遊牧族裔,他們其實都有築城,只能說城池築得很爛。

 一些文明從文明誕生到消亡,一座能夠稱之為城池的城市都沒有出現,乃至於連一座像樣的村莊都沒有,過得就是天為被地為床的生活,要麼乾脆就是住在樹上或洞穴之中。

 從晉國脫離的狐氏,他們幾十年過去不是沒有想過築城,非常要命的事情在於無法獨力完成。

 人力方面,狐氏當然足夠。

 只要肯收集,狐氏也能夠將築城材料搞定。

 問題出現在沒有相關懂得築城的人才上面了。

 “樓氏……,他們在獨力築城啊!”狐雍過了將近六天才發現這個問題。

 “首領,樓氏不是剛崛起的一個家族嗎?他們怎麼……”狐怯句不知道該怎麼說,反正有了太多的疑問。

 講實話,狐氏的大多數人看了,只是有看沒有懂。

 一大片的工地,有著兩三萬人正在忙碌,看上去好像很雜很亂的樣子,偏偏一點亂子都沒有出現。

 懂得基本常識的話,其實就是樓氏在人力的使用上進行了很詳細的分批與分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僅僅是有條不紊這一點,其實就非常難以辦到!

 因為那不止涉及到了合理的人力分配與分工,更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後勤人員在支撐,要不然一點原料跟不上肯定就要造成斷節,吃喝方面出錯造成的麻煩更多。

 “我只看出樓氏很富。”狐雍不是去吃過樓氏的大鍋飯,他們雖然作為客人,吃喝卻要自己負責。

 這並不是樓氏沒有把狐氏一眾人當客人,究其原因還是狐氏自己懂道理,三千多人被招待一次兩次可以,長時間吃喝東道主,誰都會受不了。

 狐雍所謂的樓氏很富,看出樓氏在吃喝的供應上面並不短缺,三天兩頭還能讓勞動力吃上一頓乾的。

 可別拿現代人的生活水平看春秋時代。

 在春秋時代,大貴族也不是頓頓陸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給端上餐桌,甚至都不是每餐都有肉。

 要說貴族與庶民的區別在哪裡,頂多就是貴族用餐更講究儀式感,做得飯食更精細一些,食材極可能是一致的。

 龐大的人口數量之下,三天兩頭能夠吃到一頓乾的,以為挺容易得嗎?

 這麼說吧,一頓乾的所用材料,極可能是稀的三倍以上,等於一頓乾的所用材料可以用來做兩天左右稀的。

 狐雍還發現了一點,樓氏每天都在提供有油水和鹽份的熱湯!

 油水什麼的?遊牧族裔其實不缺,他們每年冬季都會宰殺一批牲畜熬油再儲備。

 鹽巴卻是遊牧族裔最缺的一種物資了!

 知道有什麼事實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一直在跟吃鹽做鬥爭。

 拿華夏文明的歷朝歷代來說,吃不上正經鹽巴的人絕對佔多數,只能用其它一些有鹹味的東西替代。

 而鹽分對人體的用處,用科學詞語來描述,能夠列出很多的論文佐證。

 不吃鹽將導致什麼後果,一樣能夠羅列出篇幅非常長的文章。

 狐氏長期就被缺鹽困擾,想盡各種方法也就能夠保證各部落頭人或血親、親信能夠吃到正經的鹽巴,其餘人各自去想自己的辦法。

 不止是狐氏有吃鹽的困擾,包括中原列國以及諸方勢力,他們一直被同樣的難題在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