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萬事俱備

 秦君盤帶著部隊來了。

 白翟人跟在秦軍的後方。

 晉國這一邊並沒有襲擊正在趕來的秦軍或是白翟的部隊,包括晉國的小弟也只是那麼幹看著。

 “秦軍約有六萬,白翟人七八萬。”樓令進行了目測。

 時至今日,秦國的玩法已經跟多數列國不相同。

 應該說,秦國是最先打破舊有規則的國家之一,他們很早之前就允許普通黎庶入伍,也就是不再嚴格限定“徒”以上身份的人才能作戰。

 晉國搞了“羨”這個階層之後,其實也是打破了舊有的規則,只不過仍舊要求上陣的人起碼要經過訓練。

 所謂的“訓練”可不是單指格鬥技巧,晉國的“羨”除了學習格鬥技巧之外,還要訓練陣列,聽得懂基礎的軍令,等等之類。

 搞“非限定”的秦國,他們不像晉國對入伍者的要求,弄得是一種想來就來的方式。等於說,好些秦人或許有個人的武勇,他們卻是不會列陣,連基礎的口令都無法理解。

 秦國君臣難道不知道士兵不會列陣和聽不懂口令的障礙嗎?

 不會列陣,無法組織起陣型,各自為戰容易被有組織的敵軍各個擊破。

 聽不懂口令?連要幹什麼都不知道,哪來的協調性,一打起來就各種亂糟糟了。

 秦國君臣當然知道不會列陣以及不懂口令的害處,只是秦國自有其國情在。

 秦國向西不斷擴張,戎人或狄人可不會跟他們約個地點,擺開陣勢再進行交戰。

 實際上,秦軍在向西開拓期間,每每打得就是突發的遭遇戰,等同於沒有那個時間列陣,更多需要依靠士兵的個人武勇。

 秦穆公之前,秦國就已經在向西擴張,到秦君盤的時代,秦人向西開拓的時間已經長達百餘年。

 秦國融合了大量的狄人或是戎人,再加上秦國有許多保持遊牧狀態的秦人,很難像是其餘列國那般維持軍隊的“純潔”度。

 再者,別說是百餘年,幾年的時間都足夠改變很多,其中就包括了人的觀念。

 到了今日,秦國君臣哪怕知道士兵不會列陣以及聽不懂口令,有人想要再改,講實話就是難度挺大。

 原因是一個規則的破壞,總有新的條例會成為規則。有新規則的形成,代表著一個嶄新的群體站起來,想再去做什麼修改,與之為敵的就是那個嶄新群體了。

 秦國還有一個很迫切的現實因素,半數以上的秦人以遊牧為生。他們無法像農耕人口占多數的國家那般,某人有在非農耕期間能夠打熬身體和修煉格鬥技,隨時隨地能夠找到人再一塊訓練列陣,同時教導他們得到某個口令要幹什麼事情。

 其實,用看待遊牧族裔的眼光,來定義當前的秦國會顯得更合適。

 歷史長河之中,遊牧族裔之中,極少才擁有精銳部隊,哪怕是強盛一時的匈奴或蒙古,時不時會集結起來訓練的士兵都不多,通常還是因為有某件事情必須去做。

 比如冒頓訓練軍隊,會響的箭射哪裡,一眾士兵必須無條件跟著射向那裡,為的殺死自己的父親奪位。

 鐵木真組建怯薛軍,一開始真不是用來衝鋒陷陣,其實是太過沒有安全感,拿來保護自己用的。

 再提一件可能是冷知識的事情。二十世紀時期,德三的特殊衛隊,他們最初其實是找“衣架子”用作宣傳用途,真不是奔著打造衛戍部隊或野戰部隊去的。

 “秦國君臣不缺血性。”樓令轉頭對魏顆說道。

 他們一群人站在某個矮坡之上,幾位卿大夫獨處一個區域,其餘人站在另一側。

 魏顆皺眉說道:“他們已經是蠻夷了。”

 樓令並不是要誇讚秦人,純粹就是講事實。

 拿現在來說,秦國君臣能不知道晉國來了三個滿編軍團,加上一眾小弟的部隊,合起來有超過十五萬的大軍嗎?他們肯定知道!

 既然秦國君臣明知道以晉國為首的聯軍有超過十五萬的作戰部隊,沒有足夠的血性哪敢以劣勢的兵力,明晃晃地就那般過來。

 至於魏顆說秦人變成了蠻夷,有充足的證據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