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個字:滾!

 這一次,樓氏動員參與西征的部隊達到四個“旅”的規模,算上一應隨扈的話,總參與人數有個六千餘人。

 那麼就是說,樓氏參與到西征的總人數佔了家族人口的差不多一成。

 樓氏首次動員這麼多部隊,算是一次檢驗的性質。

 由於是第一次的關係,動員期間雖然沒有出什麼大亂子,遭遇到小問題卻是不少。

 那些問題自然是多數得到解決,要不然樓氏的四個“旅”也不會抵達集結地點,再跟隨大軍渡河來到秦國的勢力範圍了。

 樓令深知一種情況,有再多的計劃或是預案,不如動真格來試一次。

 畢竟,計劃只是計劃,預案也只會是預案,少數幾個人商量出來的東西,動用大量人手之後必然存在變化,計劃或是預案只不過是防止情況往更糟糕的趨勢發展。

 “家主,齊軍、鄭軍、魯軍已經抵達相應位置。”

 “他們已經按照家主的吩咐,派出機靈的人探索相應的範圍。”

 “我方的斥候一部分探索重疊的區域,相信不會出現疏漏。”

 樓令帶著聯軍離開,行軍了兩天來到一處相對平坦的地形。

 這裡面向南邊,擁有長度約三十里的平地,寬度約是十八里左右?

 類似的地形很適合大兵團會獵,最為主要的事情是樓令讓聯軍把控了大型的河系,只留下一些溪流讓秦軍或白翟軍去使用。

 可以將樓令所做的事情視作在預設戰場範圍,同時操作了敵軍可能駐紮的地點選項,為接下來的交戰進行服務。

 在他們行軍期間,秦軍和白翟人當然不是光坐視,一樣有對營盤做出調整。

 秦軍分出萬人左右,他們與白翟軍向北移動了將近兩裡地,果然如樓令設想的那般,駐紮了最有可能的位置。

 戰事還沒有真正開打,秦軍與白翟軍就落入樓令的算計之中,將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其實跟可使用水源有關。

 行軍作戰的話,水跟糧食一樣重要,某種程度來講水比糧食重要一些。

 那是軍隊對水的消耗量更大,再來就是沒有水無法進行烹飪。

 另外,取水容不容易一貫顯得相當重要,原因是用水量太大,運輸艱難就需要投入大量人手,勢必要影響到其它地方了。

 “會盟臺那邊,儀式應該已經結束了。”樓令對於沒有見證會盟並不感到可惜。

 要是樓令在場,頂多也就是看幾位諸侯面和心不和,列國的大臣互相舌槍唇劍。

 其餘?大概會有那麼幾場武將單挑,有想要藉機博出位的人,他們在兩軍陣前,諸侯的注視之下,上演打生打死的一幕幕。

 樓令早就不需要用武將單挑來讓世人見識個人武力值,他甚至都不用刻意尋找場合來展現自己的指揮能力。

 那不是什麼原因,簡單就是樓令已經不止一次證明過自己的能力,該控制好出場的場次了。

 事實也是那樣,哪有頂級戰力隨隨便便出場,或者說叫誰挑戰就必須應戰的呢?真的是這種情況,頂級戰力是不是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也顯得太過於掉價。

 樓令已經開始讓人在製作沙盤。

 而沙盤這種玩意在穿越作品中出現的次數太多,一次次不分朝代都要讓古人感到驚歎。

 要是在春秋時代,使人驚歎是應該發生的事情。

 到戰國時期,先輩已經將製作沙盤玩得很溜,秦王宮有“天下堪輿”的沙盤,齊國的“稷下學宮”也有提供學者研究的沙盤,列為統帥或是將軍在戰時也會製作沙盤。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製作沙盤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輪不到穿越者去“發明”了。

 所以,好些穿越者穿到戰國之後的朝代,他們製作出沙盤之後沾沾自喜,完全是不知道“發明權”早被人佔了。

 當然了,作者或是編劇不知道的話,知道實情的讀者或觀眾,看到那樣的劇情一定要覺得很尷尬。

 關於沙盤在戰國期間被髮明出來有相關的明證。

 秦末時期的章邯當少府令再到當秦軍統帥,行軍作戰必定製作沙盤也是記載在史書之中的事情。他在當王期間,最大的愛好就是製作沙盤,只不過從應用於軍事用途,轉到了怎麼蓋房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