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個字:滾!

 因為沙盤是到了戰國時代才成為將帥標配的關係,樓令在春秋中期就將沙盤給“發明”出來,列國的將校過來看到,自然要連連驚歎了。

 如果樓令沒有當前的地位,他會感到沾沾自喜,乃至於能夠拿來當作晉身之資。

 現下,樓令卻是臉色平靜,指著製作到一半的沙盤,為眾人介紹當前兩軍的大略佈置。

 “這個東西,它……”公孫橋如再次認定樓令一定是使用了古人的智慧。

 講事實的話,公孫橋如這樣的認知沒有錯。

 樓令所學到或接收到的知識或信息,還真就是先輩不斷積累而來。

 “我將它稱之為沙盤。”樓令簡短地介紹一下沙盤的用途,隨後扭正又要歪了的話題,說道:“敵我兩軍的佈置便是那般。諸位以為我們是主動出擊,亦或等待敵軍來攻?”

 涉及到軍事相關,公孫橋如很有自知之明地閉上嘴巴。

 魯國的權貴,他們的技能幾乎全點到了朝堂鬥爭或是嘴巴上面,導致魯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得去的將領。

 “不知道晉伯那邊有什麼指示?”國佐所說的‘晉伯’不是指爵位,特指霸主國的君主。

 樓令說道:“寡君已經將作戰權力交給了我。”

 好些人已經聽說,國佐只是在做最終的確認。

 這一道程序無可或非,代表了樓令的正當性質,同時列國要是有非必要的損失,不是樓令個人去承擔責任,有了來自晉國以國家單位的背書。

 從國佐一再確認一些事情,能夠看出齊國的眾人心裡還是不放心。

 站在齊國的立場,他們的擔憂當然是有其必要。

 同時也說明齊國君臣並不會放棄繼續挑戰晉國。以己度人的話,換作齊國是晉國,君臣肯定要找機會削弱晉國,才會出現那種心虛的情況。

 恰是因為齊國君臣的表情,使得晉國君臣知道必須提防齊國。因此多少算是齊國君臣自己露餡了。

 以後的事情歸於以後。

 樓令現在只需要確保齊軍會進行配合。

 “佐大夫?”樓令看向了國佐,說道:“我們休整兩日。如果白翟或秦軍不主動發起攻勢,佐大夫率軍前往叫陣?”

 國佐對這個安排沒有反對意見,應了聲:“唯!”

 樓令看向了侯摽,說道:“屆時,鄭軍在左側圍齊軍掠陣?”

 侯摽也是應:“唯!”

 然後,樓令看向了孫林父說道:“林父卿,請你率軍陳列右側為齊軍掠陣。”

 孫林父是衛國的卿大夫。

 列國當然有卿大夫這個爵位,說白了就是上大夫。

 只不過,列國的卿大夫跟晉國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列國的卿大夫不是某個軍團固定的軍將或是軍佐。

 可以將晉國的卿大夫理解為軍頭,列國的卿大夫只是一種周禮制度下的待遇享受。

 其餘沒有得到任務的將校,他們當然是跟在樓令左右,隨時等候下達指示了。

 翌日。

 秦軍那邊有使者前來。

 樓令接見使者,沒有過問稱呼,很直接地說道:“要打規則之戰,或是各憑本事?”

 秦國的使者卻是先自我介紹叫秦霜,隨後開始陳述晉國無禮入侵秦國,巴拉巴拉一大堆。

 講道理,秦霜這個名字很適合用在一些武俠小說之中。

 樓令甚至從中聽到了魏相在《絕秦書》的一些篇幅,只不過是從作為使者的秦霜嘴巴里說出來。

 “哈,呵呵!”樓令故意笑出聲來,很是玩味地說道:“你我雙方說這些,說給誰聽?”

 秦霜看著列國的眾人,意思比較明顯。

 “說給你們聽啊。”樓令對來自列國的人說道。

 列國眾人很配合地發出“哈哈”大笑。

 其實真的不用再長篇累牘,完全是秦國自作自受,關於他們的評價並不是憑空捏造。

 秦國有沒有對晉國不宣而戰,再進入晉國對非軍事人員大肆殺戮,破壞所能看到的生產設施?僅僅是這一點,其實就犯了眾怒!

 要是每一個國家都像秦國那般,互相之間的戰爭要死多少人,生產設施被破壞又該間接導致多少人成為餓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