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459章 內不安邦,何御外辱

 在晉國成為卿大夫的最大好處是什麼?其實就是能夠擔任一個軍團的軍將或是軍佐。

 成為一個軍團的軍將或軍佐,他們就能夠名正言順地接觸眾多家族,用盡手段吞併那些家族或讓他們成為自家的附庸。

 當然還有其它的好處,例如獲得了指揮權,借刀殺人除掉自己的政敵,乃至於故意讓不肯投效的家族在戰場上遭到覆滅。

 那些就是有卿位的家族,他們為什麼實力增長速度極快的原因。

 所有的要素基於一點,也就是晉國的政體沒有崩壞,國家意志能夠得到伸張。

 換作誰都不拿中樞當一回事,來自廟堂附加的權威自然煙消雲散,所有人只能各憑手段來經營自己的勢力了。

 所以了,卿大夫允許晉國生亂,他們卻是會將亂象限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當然,有些事情一旦發生,到底能不能控制住,不再由人去決定。

 很多時候放了一把火,究竟會燒到誰,放火的人在開始之初絕對認定自己不會被燒,往往卻是引火燒身了。

 欒書針對樓令的計劃失敗了嗎?在他看來並未失敗。

 “新軍佐倒是如同往常,其餘人不再像以往那般了。”欒書知道自己離間樓氏與多數家族的計劃成功了。

 欒書看著欒黶卻是說道:“你不能與中軍尉起衝突,即便是他故意找事,你能躲就躲。”

 “憑什麼啊?”欒黶一臉的詫異。

 欒書嚴正警告道:“樓令不是一個能夠一忍再忍的人。你若真的惹怒了他,以為他不敢殺你?”

 欒黶沒有被嚇到,只是難以置信地問道:“他敢殺我?”

 欒書沒有多說,只是說道:“為父將他逼得太過了。”

 儘管樓令有很多種多樣的表現,一貫以來給予他們那種莽撞的印象卻是更深一些。這個也是他故意經營的一種人設,曾經不惜參與到殺死胥童的行動,便是最成功的一次人設經營了。

 欒黶還是感到難以置信,他可是欒氏的宗子,不管誰殺都是與直接跟欒氏進入不死不休的狀態。

 “你怎麼不長長腦子!為父已經設局要覆滅整個樓氏,他是莽撞沒有錯,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欒書直接說出自己在做的事情。

 欒黶錯愕說道:“為什麼要覆滅樓氏啊?”

 這一刻,欒書突然感覺很累。

 那用得著多說嗎?任是哪個家族要對卿位發起衝刺,他們便會是所有卿位家族的敵人。

 欒黶表現得這麼蠢,更加讓欒書認定必須打擊乃至覆滅敢於對卿位發起衝刺的家族,要不然會失去卿位的家族一定是欒氏。

 “父親,你不會要濫用職權解決中軍尉或顆大夫吧?”欒黶問道。

 欒書抬手指向帳簾:“滾出去!”

 即便是能夠做得到,欒書說什麼也不敢那麼做。

 說到底,保證沒有家族敢於衝刺卿位,不是所有卿位家族的事情嗎?憑什麼只讓欒氏在付出代價。

 然後,欒書真的那麼做,他的政治信譽就將全面破產。

 也就是,欒書能夠利用職權讓樓令或魏顆死在戰場上,同樣可以那樣去針對任何人。

 欒書真的那樣做,直接下臺可能不至於,只是別再想取信於任何家族,哪怕屁股仍舊坐在中軍將的寶座,有多少人願意服從權威,真的就變得不怎麼好說了。

 當前的晉君壽曼為什麼會在權威上面無處發揮?不正是因為他做事荒唐,得不到多少人的信任,以至於明明身為一國之君卻難以作威作福。

 欒書在剛剛成為中軍將的初期,可不就權威得不到發揮,需要緊抱晉景公大腿才保住屁股下的寶座嗎?

 南下的晉軍過“孟津”進入王野區域。

 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周王室官民可是討論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每一個人都在震驚晉國的瘋狂。

 從勢力範圍來看,晉國其實不如楚國。

 講人口的話,晉國則是比楚國多了百來萬的樣子?

 對於晉國來講,比較要命的地方是耕地面積遠遠少於楚國,乃至於連齊國都比不過。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晉國敢於進行擴編,一個滿編軍團抵得上其餘諸侯的三個軍團,不怕養不起嗎?

 “公子已經在‘洛邑’安家,聽聞得到天子多次召見?”樓令又一次與公子周見面了。

 十歲的公子周看著有了小大人的模樣。他正怔怔出神地看著源源不斷開拔而過的晉軍,眼眸之中充滿了震驚,多少也是感到心有榮焉。

 樓氏在公子周安居“洛邑”出了比較大的力氣,借錢給買了宅院,幫忙進行翻修,送了不少的傢俱。

 那些事情當然是用樓小白的名義去做,不可能由樓令親自下場。

 “今次過來,是特意來向令大夫致謝。”公子周說著行禮。

 樓令沒有避開。

 現在的公子周儘管是晉國公族,尤其是有繼承權,只是繼承權排得很後面,可他作為一名個體,

真的有些什麼都不是。

 樓令有正式的爵位,名下有幾塊封地,治下有著超過十萬的人口,附帶還有擔任晉國中軍尉的職位。

 那樣算下來,以周王朝體制而言,樓令的家世背景是不如公子周,其餘種種方面卻是勝過的。

 樓小白是樓氏的世子沒有錯,沒有樓令這位一家之主的允許,怎麼可能借一大筆款給公子周呢?

 與此同時,當前時代的政治生態又決定了一點,一家之主不允許的話,世子可無法調動家族的人手,怎麼派出隊伍幫公子周翻修在“洛邑”的宅院。

 因此,說是樓小白幫忙,不如說是樓令主導。

 聰明如公子周,他知道真正應該感謝誰。

 所以說,樓氏幫了公子周那麼大的忙,樓令不接受公子周的道謝,雙方以後還怎麼交往。

 “看到這樣的場景,公子有什麼想說的嗎?”樓令問道。

 晉軍過“孟津”肯定是要途經王野。而這個王野是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所在,大軍某種程度上能夠列隊筆直路過。

 現在,晉國的中軍、下軍和新軍各成隊列,成建制一個又一個方陣不斷向前,哪怕是在行軍途中也是保證了隊列的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