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十八章 狼人君主,以退為進


                 “此事無須再議!”

  簡簡單單的六個字,朱祐樘便給這個事情定了性。

  只是朱祐樘這番話落在眾官員的耳裡,大家的反應顯得十分的微妙。

  在他們的構想中,這位性情寬厚的新君是要聽從他們的。新朝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這位新君都會擅於納諫,從而成為一位賢明的好君主。

  但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大家所預想的模樣,這位新君顯得頗具主見。

  若如今就已經這麼剛了,再等上幾年的話,這位新君豈不是得上天?恐怕又會變成第二位成化帝?

  偏偏地,朱祐樘聲稱這個事情是先帝的臨終遺言,還真不好強硬反對,起碼現在不好跟朱祐樘直接產生正面衝突。

  正是如此,大家都意識到這位新君變得不一樣,甚至可能會脫離他們的掌控。

  劉吉和萬安是正統十三年的二甲進士,當年一起以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而後一路從翰林院到禮部再入閣,在京城共事時間已經長達四十年之久。

  兩個人敏銳地察覺到朱祐樘很可能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君主,顯得十分默契地對視一眼,然後便扭頭望向臺下廣場中的徐溥。

  “皇上,王越當年作詩怨望被先帝謫居安陸,今乃戴罪之身,此人不宜重用!若皇上執意要派人總理鹽政,可交九卿廷推!”徐溥深知王越的性情,當即親自站出來阻止道。

  一旦由王越那個老匹夫前去整理鹽政,不說自己弟子李之清難以保全,整個鹽政體系的官員恐怕都要被斬盡殺絕。

  正是如此,哪怕是讓萬安或劉吉的派系官員前去總理鹽政,亦不能讓王越這種不懂和光同塵的官員前往。

  “徐師,你怕是有所不知!先帝說王越乃大明第一軍事奇才,然越性情孤傲,故而當年以作詩怨望之罪進行懲治,好消其銳氣。然王越在早前的陳情疏中說得明白,其本意並無怨望,先帝並無怪罪之意。今刑部可平反王越之罪,然詩句終有不妥,暫改免爵降職,可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前往淮北總理鹽政!”朱祐樘知道想要解決鹽弊非用王越不可,當即再度搬出成化帝道。

  梁芳忍不住扭頭望向滿臉認真的朱祐樘,若不是自己一直侍奉在成化帝榻前,自己恐怕是真要信了這番鬼話。

  萬安想到王越做事從來不講人情世故,心裡不免生起幾分顧慮,當即遞向吏部尚書李裕一個眼神。

  李裕心領神會地出列,對朱祐樘行禮道:“皇上,平反王越一事關乎大明法度,請下旨廷議。任王越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事關朝廷重臣去留,請行廷推!”

  儘管朱元璋將文官集團視為打工人,但大明王朝迎來一個年僅八歲皇帝的時候,文官集團終於奪得了夢寐以求的人事任命權——廷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