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八十六章 存天道滅人慾?

  周經和李東陽默默地相視一眼,雖然對這個結果是預料之中,但看到如此大的懸殊還是暗暗嘆了一口氣。

  劉吉則是感到被扇了一個響亮的耳光般,雖然他貴為堂堂的首輔,但影響力卻遠比自己所想要低上很多。

  只是終究是官場的老油條,倒不可能因為這種一面倒的失利而無地自容。

  劉吉很快便調整好心態,臉上沒有一絲沮喪:“陛下,今以高票通過全民滅蝗的提案,還請明示!”

  雖然在場的重臣是最重要的參與人員,但最終的決定權一直都在上面的帝王手裡,需要上面那一位點頭才可以實施。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對這個投票結果頗為滿意,證明自己這些年的培養的心思沒有白費,很多重臣已經慢慢著眼於實幹興邦。

  當然,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效果,亦得益於自己重塑官員的升遷體系,讓官員知道只有做事才能得到重用。

  人其實都有惰性,官員自然亦不會例外。

  若皇帝進行齋戒,地方官府負責開倉放糧,而他們不僅不需要做事和擔責,甚至可以從中得到好處,自然不肯費勁搞全民捕殺蝗蟲了。

  若是升遷看個人的政績,要考察官員的管理能力,而官員引以為傲的資歷變得一文不值,那麼做事的官員自然會多起來。

  歸根究根,治世先治官,而今朱祐樘廢除廷推制度後,正通行一個衡量功債的升遷制度刺激官員的積極性。

  天道,終究會敗給貪慾。

  朱祐樘淡淡地喝了一口茶,顯得不動聲色地道:“既然全民滅蝗的方案通過,那麼諸位愛卿議一議該如何組織全民滅蝗吧!”

  “遵旨!”劉吉等重臣得到皇帝的指示,亦是恭恭敬敬地回應道。

  御書房,這裡已經成為國家大事的決策之地,致使進出的太監都顯得躡手躡腳的。

  “既然是要組織百姓滅蝗,那麼便需要組織者,同樣需要設置統計獎勵的機構。本官以為由知縣組織滅蝗,由上一級的府通判負責核實和發放獎勵,而知府則進行監督。全民除蝗的要領是所有人都要積極除蝗,不能這個縣積極除蝗,鄰縣卻是敷衍了事。基於這一點,治蝗的責任亦要層層分攤,下層官員治蝗不力,則牽涉上級官員連累處罰,形成縱向連帶責任制!”吏部尚書李裕率先拋出方案道。

  工部尚書賈俊等人聽到李裕說得這麼周全,特別是責任制深得大家的認同,故而亦是紛紛表示認可。

  “除蝗不僅限於人力,鴨子日食蝗蟲達上百隻。蝗災通常是連續兩三年,今不僅要治時下的蝗災,亦要預防明年的災情,所以可以鼓勵百姓養鴨!以明年為限,凡是養鴨之家,可計滅殺蝗蟲千隻進行獎勵!”戶部尚書李嗣關注治蝗已久,亦是發現自己的方案道。

  “本官在湖廣之時,亦是遇見蝗災!蝗蟲其實不食豆科和棉花,為了防止明年蝗災破壞,明年亦可鼓勵百姓多種棉花和豆科!”刑部尚書劉忠當即聲援道。

  三位尚書的輪番發言,一個顯得十分成熟且周全的方案竟然已經出爐,當真不能小瞧這個時代精英的智慧。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對這幫古人的智慧早已經有所瞭解,所以並沒有感到太過於意外。

  實踐出真理,一些生物習性早已經被底層的百姓弄得明明白白,甚至他們完全可以利用經驗除蝗和防蝗。

  只是剛剛稱頌這三個時代精英的念頭一閃而過,卻是差點被接下來的話嗆到了。

  “吾出身貧寒,孩時曾於荒野與人玩耍,捕捉蝗蟲用火烤香味四溢,何不鼓勵大家捕殺蝗蟲食用?”徐瓊亦是想要努力表現自己,當即提出自己的想法道。

  在這話說出來的時候,雖然有一些重臣以為徐閣老的話在理,但更多人還是當即露出了苦澀的笑容。

  蝗蟲家族很龐大,共有8000多種。

  平時田間看到的蝗蟲確實可食,但蝗災中的蝗蟲是群居型的蝗蟲種類,不僅自身的破壞力更強,而且體內往往攜帶毒素。

  雖然吃了這種災蝗不見得會死,但蝗蟲的毒素是客觀存在,所以有著一定的致病概率,甚至有的人因此而死掉。

  如果朝廷發動百姓吃蝗蟲確實能夠得到蛋白質,但跟草菅人命沒有太大的區別,亦是隻有徐瓊這種對農業一知半解的閣臣才能提出這種不靠譜的方案。

  其實百姓不是沒有想過將這種蝗蟲捕抓火燒和油炸,但在食用後得到的毒素殘留在體內,令他們更加敬畏蝗災,甚至認同這蝗災確實是上蒼向天子示警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