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品

第103章 難吃的高粱

  因為人為的投餵,這些小魚苗長的極快,特別是青魚,吃田螺的主要魚種就是青魚,體型已經達到可以捕撈的程度了,不過其他的魚長的沒那麼離譜,現在還沒有巴掌大。

  白風的茭白培育事業失敗了,因為他沒有找到能讓菰米感染的真菌,大湖裡也沒有,所以現在菰米還是菰米,沒成熟,而且這點產量可以忽略不計,都沒必要去採收,讓自然落在水裡當成魚的食物得了。

  大湖裡的產出遠比森林中捕獲的更多,因為麻收穫了很多,不光夠做很多的麻布,還留下來很多的麻用來做繩子,繩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雖然說別的纖維植物也能做繩,但遠比不上麻來的結實耐用。

  首先是給捕魚隊做了個更大更結實的漁網,之前他們捕魚都是用釣,叉,籠這些,效率很低,後來做出了草繩,做成了漁網,可惜不夠結實。

  這次的大漁網一出,又結實而且面積又大,一網下去他們一天的工作量就能夠完成了,之後的時間就可以用來摸田螺,蓮藕,螃蟹,泥鰍這些了。

  河蝦也有很多,只不過他們以前只能在籠子裡面捉到一些,數量很少,所以一直不重視。

  但現在可以做網眼很小的蝦網了,找到蝦跳的密集的地方,一網下去就能撈到很多,雖然最大也只有指肚那麼大,但也是肉啊,而且味道也很鮮美。

  白風讓他們把蝦曬成蝦米,可以煮成蝦米粥,大一些的過篩子挑出來,有那閒工夫的可以煮了自己慢慢剝著吃,不過族人的意見則是乾脆曬乾了磨成粉,直接煮蝦粉喝得了。

  種下來的糧食也到收穫的時間了,本來這時候也可以收蕎麥了,可惜上一次的冰雹直接讓白風喪失了收蕎麥的希望,所以蕎麥早就變成了青儲飼料的一部分了。

  水稻的產量和後世是沒法比的,哪怕受了災,但卻也是他們部族產量最高的作物,白風只後悔自己種的太少了,收割之後就立刻再開闢上個幾百畝水田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