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441章 一個小公務員的日記39:事業管理崗和專技崗

 很多考生聽到幹部和工人身份的劃分時會感到驚訝,這種具有年代感的稱呼很難讓人聯想到當下的考編。但這份厚重確實是體制內的歷史產物,也是事業編比較複雜的遺留問題。 

 事業編的不同待遇 

 在公務員序列裡,同一地區同一級別的不同單位在待遇上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們日常所討論的公務員待遇差別,大多都是從地域上去縱向比較的。侷限於某一地區橫向比較時,除了公檢法差別不大。 

 但事業單位遠比公務員要複雜得多。事業單位不同編制、不同身份之間天差地別。即使同一個地區同一種編制身份,其待遇也可能有天壤之別。影響事業單位待遇的因素很多,而且沒有普適性規律。 

 例如,普遍認為全供事業編待遇強於差額,但有些單位自主經營狀況良好,不僅能夠足額補齊差額部分,甚至還有額外福利。再比如,工勤崗在大多數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與全供事業編並無二致。 

 兩極反轉 

 儘管事業單位人員龐雜、待遇千差萬別,但在總體的報考邏輯上,考生總是傾向於全供、管理崗。而且隨著差額這種公益二類的逐漸消亡,自收自支單位的逐步改制,以後還能穩定招聘和對比選擇的只剩下幹部身份下的管理崗和專技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