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作品

第22章 我們的家

 老域名(.co)

 我們第一次隨轉場的牧民來到沙依橫布拉克那一年,剛剛下車就對這裡不抱信心了。那時,這裡一片沼澤,潮溼泥濘,草很深。一家人也沒有,只有河對面遠遠的山坡上駐著兩三個氈房。在卸貨之前,我們想找出一塊塑料布墊到沼澤上再卸,但一時半會又找不到,估計給壓在那車貨的最下面了。而司機又在一個勁兒地催,只好直接把一箱又一箱的食品、百貨卸在泥濘的草地上。當卸到被褥鋪蓋時,陰沉沉的天下起了雨,被子很快就溼了一層。我八十八歲的外婆披著大衣,拄著柺棍,在一邊急得想哭,但是一點兒忙也幫不上。後來天快黑了,司機想早早卸了貨好早早地回去,就更加潦草地幫我們往那片積著水的草地上堆貨。卸完之後,那人水也不喝一口,直接開著車回去了。

 我們一家三口三個女人就這樣被扔在暮色中的荒野沼澤中。

 好不容易翻出一面棚布把淋在雨中的商品和被褥遮蓋了起來。準備做飯時,卻又找不著火柴了。於是又掀開棚布在那堆貨物裡翻天翻地地找。找著火柴後,卻又找不到一塊乾燥的地方生火做飯。天又冷,下了雨就下冰雹,然後又下起雪來……天黑透了,柴禾也找不到幾根——那樣的時刻,沒法不教人絕望。

 我們三個在棚佈下和一堆商品擠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媽站在路邊攔車,後來攔到了一輛去附近伐木點拉木頭的卡車。在司機的幫助下,我們從林子裡拖了幾根碗口粗的倒木回來。那個好心的司機又幫著我們將其栽在沼澤裡較為平坦的一處,並搭成了架子。然後我們把一大面棚布和一些塑料布搭在架子上,撐起了一個帳篷。終於,我們在沙依橫布拉克有了棲身之地。

 那一年,來沙依橫布拉克的生意人少得可憐,駐紮在這片牧場上的牧民也沒有幾家。因為那一年剛好要舉行一場七年一度的大型彈唱會,所有的人都往開彈唱會的那條溝那邊靠攏了。

 那一年,雨水出奇地多。連續兩個月裡,幾乎每天都會下一場雨。其中最大的一場雨沒日沒夜地,綿綿下了一個多星期,中間沒有停過一分鐘。河水暴漲,道路沖斷。

 直到八月份,天氣才慢慢地緩和過來。草地上幹了一些,但那時又開始颳風。幾乎每天下午都颳得昏天暗地,把我們家方方正正的帳篷吹得跟降落傘似的,整天圓鼓鼓的。有一天夜裡,正睡得香呢,突然一陣急雨點子打在臉上被子上,原來我們可憐的帳篷頂給風雨掀掉了,於是我們全家人半夜爬起來跑出去追屋頂。

 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帳篷裡生活(到處都歪歪斜斜的,這裡撐一根棍子,那裡牽一根繩子。一看就知道這個家裡沒有男人,搭房子的人一把勁也沒有),漏雨是常有的事,也是必須得從容面對的。我們從來就不曾指望過這個小棚能夠風雨不動安如山。最大的麻煩則是用來接雨的器具總是不夠,所以那一段時間我媽天天都在後悔當初應該多批發點碗來賣。

 好在我們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想出好辦法來:用繩子把一張又一張零零碎碎的塑料袋子掛在頂篷下面,哪裡漏就對準哪裡掛上一隻袋子,等那個袋子裡的水都接滿了,溢出來了,於是又在溢出來的地方再掛一隻塑料袋。如此反覆,直到把那些水一級一級,一串一串地引到帳篷外面為止。雖然這種到處懸滿明晃晃、鼓脹脹的塑料袋子,到處都在有條不紊地流著無數支小瀑布的情景(像水電站似的)乍眼看去很嚇人,會讓每一個進來的顧客先吃一驚再買東西,但真的太管用,太方便了。

 不像河那邊木合斯家的商店,他們家也漏雨,但他們用了一堆小盆小罐什麼的擺在地面上接水。接滿後再不辭辛苦地把盆盆罐罐一隻一隻往外倒。麻煩倒也罷了,更麻煩的是,有顧客進來的時候,很難保證不會一腳踢翻一隻擺在門邊的罐子。並且來人很難保證不會因此嚇一大跳。並且很難保證在跳的時候,不會踢翻另一隻,另一隻再碰倒另一隻……到最後,骨牌一樣,整個房間裡接水的罐兒非得全軍覆沒不可。再加上一片亂糟糟的“胡大!”聲……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回過頭來說我們的辦法——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有一次,一個鼓鼓脹脹的塑料袋子不知怎麼的突然裂開了,而我碰巧正站在那個袋子的正下方微笑著面對顧客……還有一些夜裡,每當帳篷頂篷又被風撕裂了一道縫(我家帳篷的頂篷是那種五彩的編織面料的塑料棚布,很薄,太陽曬久了就會變硬,變脆,所以很容易就會給椽木上沒砍乾淨的樹枝茬口戳出小洞來。而這些小洞又很容易順著棚布的豎絲被風吹成大洞),雨水一串串淌了下來。我們嫌麻煩,死活也捨不得離開熱被窩起來收拾它。牽塑料袋又太麻煩了,天又那麼黑,伸手不見五指。於是就摸索著,在床板下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堆塑料袋子,左一塊右一塊拼湊著蒙在被子上——只要水不落到身上,管它落到哪裡。天亮了再說吧。

 那樣的時候我總是在想:幸好還有塑料袋子呀,要不然的話今夜怎麼過……幸好塑料袋子是一種不透水的東西——這樣看來,就覺得塑料實在太神奇了!平時為什

 麼就沒有注意到這個呢?它和這山野裡任何一種天然生成的事物是多麼的不同啊,它居然可以遮雨……它是一種雨穿不透的事情,它不願融入萬物,它是在抵擋著,抗拒著的。又想到那些過去年代的人們,他們沒有塑料袋子又該怎麼生活呢?他們完全坦曝在這個世界中,完全接受這個世界,就一定比我們更加畏懼世界吧?有關這個世界的秘密內容,他們一定比我們知道得更多。